立即注册

2PLM

查看: 1757|回复: 1

[未解决] 自制件、外协件与采购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0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发型制造企业在产品制造经营一定会遇到零部品供应来源转换的场景,比如采购转自制、自制转外协或采购等。那么在物料管理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里先要区分几个概念:

  • 自制件:企业自己设计开发、自己制造的部件;
  • 外协件:企业自己设计开发、委外制造的部件;这里又分两种情形,一是不供料委外,一是供料委外;
  • 采购件:可直接采购的现成品(委托设计开发购买成品同样可视为采购件)。


         如果某个产品在未来的某个时期需要增加产能,但是企业并不确定是否需要长期持有更大产能、或是认为可以通过外部资源解决临时产能不足的困境,那么这同一产品需要创建新的物料编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2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同一种物料,由于来源不同,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存在不同,为了方便管理,采用新建物料编码以示区分。
       诚然,有不少企业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么做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此做是否是更好的办法呢?
       基于此种做法:
  • 生产物料调剂、物料转组织并调库等业务场景下,可能会涉及物料编码的切换、计划BOM的变更管理等相关管理行为,致使本来在供应链体系就能解决的问题,结果将研发体系资源也消耗在其中;
  • 如果企业要求物料全流程追踪,为便于追踪只能是“专料专用”,同样的物料需要按不同“专用”用途分别配置相应备货库存,使物料管理成本成倍增加。
  • 由于某种原因,企业需要淘汰某个物料时,如何确保不同编码的同种物料都能被管理到呢?
             那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PLM的星空

GMT+8, 2025-4-8 21:33 , Processed in 0.072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LM产品部技术团队 X3.4

© 2018-2023粤ICP备2021011559号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2077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