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2PLM

查看: 848|回复: 0

[已解决] 零件标准化,构件模块化,产品配置化 | 从物理产品到企业系统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 17: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这些年,为了使得企业IT系统快速适应变化,企业软件的微服务化、基于API集成,业务领域设计驱动的架构等等,成为企业级软件工程的变革主流。我觉得这些企业软件“微服务化”的道理,和物理产品,例如电子、机械、汽车的部件标准化,从而提升交付柔性的道理是类似的。
我很多年前在电子、机械、汽车行里做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实施,当时业界都形成共识,产品设计的通用化和模块化(commonality and modularity)是提高研发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最重要手段。
乐高积木是零件标准化,部件模块化,产品配置化的最佳例子,可最终搭出千变万化的乐高,其构件种类和数量关系遵循了80/20原则,少数的常用标准化构件占据了大量使用比例。

我在二十年前给家电、汽车企业实施PDM系统时,就做过部件通用化和模块化策略的咨询,当时做这类课题的设计思路是:首先要做到对零部件的特性参数化、接口标准化,其实要建立企业级的标准件、通用件库,还要建立零部件跨产品的借用规则等。
然而对企业来说,这是一项浩繁的工作。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能力无论是对业务组件,还是产品设计来校准内部规则,形成通用库,并且推动产品设计和研发、营销和销售、制造和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来遵循这套体系。所以,直到今天,产品构件的标准化仍然是所有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今天,无论是SAP BTP,还是金蝶EBC,都在宣扬企业软件的能力模块化,这种“乐高积木模块化”的概念在企业软件行业并不是新事物。2000年,瑞典ERP软件公司IFS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发布“IFS 2000”产品,就宣称他们基于微软技术的这个新一代ERP产品有几百个功能模块可以自由组合,同时宣称其他家ERP软件不能拆成模块。当时我作为IFS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卖出了这个软件最早的本土客户合同,但是具体实施时,实话说并没有感受到拆成几百个模块的好处。
这个世界最缺的是架构师,更缺自上而下的执行力,不管是做物理产品,还是做软件产品,现实中为了赶进度、迎合客户等等原因,就放弃架构原则和标准化原则了。大道理讲得多,往往是搞理论的人对现实的一厢情愿。
企业软件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远远低于制造业,而今天流行的全栈工程师、敏捷方法等等软件工程思想,甚至是和标准化思维背道而驰的。企业的物理产品标准化都很难做到,企业软件的微服务化、能力模块化,更加是个企业哲学和系统工程的哲学问题了。
在企业业务用户的角度,我觉得应该并不关系企业软件产品是不是微服务化的,而是关心其业务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只有软件开发人员、系统集成商才会关心;而我见到国内企业软件公司现在动不动就上来讲能力模块、微服务化,似乎是走入产品营销误区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PLM的星空

GMT+8, 2025-4-4 14:53 , Processed in 0.074601 second(s), 18 queries .

PLM产品部技术团队 X3.4

© 2018-2023粤ICP备2021011559号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2077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